2030年我国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课,大家怎么看?
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的课程,目前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解决的问题,供参考:
1.是否从事过教育行业?如果没有很难知道学校的体制和规则,连学校的保安这一关都过不去。
2.是否从事过中小学校教具装备的工作经历?这个是***关系的网络,可以打开最困难的第一道门。
3.在当地教委、教育局、中小学校,有没有人际***可以用?
4.现在部分中小学校都有类似的实验室,要设立人工智能的课程,应该从教具装备先着手操作。
5.无论有何种***和关系,设置人工智能的课都是赔钱赚吆喝,搭上时间金钱不说,所能看到的回报有限,除非国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十三五规划也只是在中小学校提倡开展人工智能。
这个工程是一个金字塔:顶端是学校
中间是:家庭用户
低层的是:学生群体
欢迎评论,关注小编!
2030年70%的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何让孩子保留竞争力?
个人认为两点建议:1.多读书,成为剩余的百分之30的人,取代是自下而上的,站得越高被取代的可能越小,所以这个观点的总结就是平常说的成为人上人。
2.既然有可能无法成为那样高度的人,那就选着成为他的一部分,比如现在的一种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智能机器人回收站人员之类。
写在最后,其实说到2030年取代百分之70的人,也不过是推论,***如真的取代了,那么这个社会的形式必定发生巨大的改变,那是科技巨大进步所带来的阵痛,但是这次不可预测的是他比以往的影响都要巨大罢了,没必要为了未来多年的事情而烦劳,强大自己才是根本,因为:强者恒强。
AI技术只会替代掉那些简单、重复、不需要创造力的职业,把人类从简单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那些真正需要创造力的职业依然会更加需要人才。
而且新技术在取代掉一些职业的同时,也会创造更多新的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看看人类历史上每次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的成果,没有哪次是导致失业人口增多的。
换个角度看问题,世界大不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今天都有哪些工作岗位,是早年的新技术创造出来的。
1. 司机。随着汽车的普及,成为家喻户晓的职业,接着成为***都会的必需品。它是随着汽车的诞生而来的。汽车刚诞生时,所有拉马车的人在担心自己要失业了,今天我们去看待这种想法,觉得很不可思议。
2. 电话接线员(当然今天已经不存在)。随着电话的诞生而出现,当时或许让许多发电报的人失业了,但学习了电话接线知识的人可以胜任新岗位。
3. 飞行员与空乘人员。飞机诞生之后产生了新工种,至今飞行员仍然是高薪人员,相当稳定。
4. 工业设计/自动化设计人员。随着流水线工厂的普及,许多高校开设了自动化设计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为规模化生产企业定制的人才。
5. 各类设计人员。随着消费体验与消费升级,用户不断增强的消费需求,通过各种设计人员之手被创造出来。宜家购物的行走通道,各式咖啡馆,***馆,手游馆,桌游馆,密室逃脱,恐怖屋,裸眼3d馆,游乐场,电***,亲子乐园等等。他们都需要许多的各类体验设计人员,来为消费者打造良好的消费空间。
其他还有许多,就不举例了。世界上出现过的工作,有的今天已经消失;有的正在消失;有的工作效能提升了,它的出现会带来本行业大面积事业,比如驾驶拖拉机的农场主,有了农业设备,农场需要雇佣的农民数量大幅度减少;还有的会创业出比原先更多的工作岗位。
我们想要强调的是,今天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体会,仍然较多的停留在恐怖谷的认知阶段。而事实上,既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好消息是,人工智能一定会带来新的行业与工作岗位。“坏消息”是,我们必须得不断学习,拥抱人工智能,让自己从“马车夫”提升为“汽车司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5年人工智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5年人工智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