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一个展览时,什么叫做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题主所说的“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其实是现代博物馆美术馆策展非常重视的方面,也是策展的必然趋势。“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强调了博物馆展陈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参与原则”,即调动观众的主体意识,努力使观众产生“置入感”,无意识地自然地介入到展览所表达的生活中去。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系曾在其社交媒体分享关于博物馆和美术馆设计的未来准则,其中就第一条就是包容(Be inclusive),强调博物馆设计师做的每一件事都应以观众为中心。其他准则也包括了“多感官体验”(Be multi-sensory),强调博物馆的体验必须贯穿人的身心;“社会互动优先”(Prioritise social interaction),即无论是对于参观者还是陌生人,博物馆设计师应创新方法以支持和实现互动,这是他们社会角色的基本要素;“人性化”(Be human),主张博物馆设计应避免华而不实的趋势,创造有意义的人性化体验。当然现在的很多博物馆都在积极寻求在原有策展基础上的突破和改变,也越来越注重和观众的“互动性”。近些年来新的策展方式和理念不断发展,其中“沉浸式”展览就为实现展览高度“互动性”提供了一种方式,突出的例子就是2015年底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的《雨屋》(Rain Room)展和TeamLab的一系列光之展览。这些安装了大型艺术装置的展览将艺术和科技结合在一起,让每一名观众称为了展览中的主角,也成为了拍照“打卡”圣地。此外,VR、AR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也极大地增强了互动性。这些新的方式让观众称为展览的一部分,每个个体基于自身的不同经历和艺术家的思想产生碰撞,甚至创造了属于观众的艺术。这就是策展中注重观众参与,让每个展览富于个性和变化的体现。
聊点自己的感受,有不对的地方,望批评指正!
这很重要。这也是与展品的一种互动,只有大概了解展览背景知识,在展览之前,观众已经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东京美术馆
站在观众的角度,在“宜家”购物的例子,买家简直是“沉浸式体验”,也许购物和看展比较不是很匹配
但通过展览路线,观者一步一景般跟着策展者的节奏与展览形成一个流动的回路(交互式体验)
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如闽台缘博物馆投影技术的运用,一些博物馆开通网上VR看展,全息投影,水幕投影等。
在观展中,艺术作品、展览馆、策展人都有可能让观者情感和观感上,激发观众兴趣。比如行为艺术,
艺术家与观众互动,表达自己的理念(其争议性不评论)
最后,观展之后的展览周边产品(明信片、画册、环保袋等),留影地点的设置等,策展者可以切入的角度,从时间、空间、情感上,使观者成为展览一部分。
以上,如有不同观点,请评论交流,艾特:艺屿
东京 梵高与浮世绘展
有情提示:
问题有些宽泛。大概回答一下。
不仅当代艺术创作和展示都愈来愈强调作品(或展示系统)和观众的关系,如关系美学、参与式艺术、交互式艺术等等,寻常的博物馆展示时也开始更注重观众观看的体验。
今天艺术界比较让人接受的看法:艺术品只有在被观看时才存在——艺术展示的最小单位是展览(不是作品),关于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展览、观众以及藏家的关系,学界有大量的讨论,普遍认为现在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互可为补,但任一方都是重要的变量。
“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成好几个意思,比如,展览的艺术作品是开放式的,观众的参与即是作品的一部分,自然,观众本身即是展览的一部分。此处重点在于观众的参与是否进入作品的生成;交互式的作品,意味着观众的介入会改变作品的面貌或呈现方式,注意与前一点的区分;观众不介入作品或展览方式,但观众的在场很重要,这可能是因为展览中某些作品的独特展示方式,需要观众进行特定模式的观看;最后一点,即仅站在观众的角度,展览并非参与式的特殊展览,但依旧需要考虑展程的设置以及给予观众的感受。
即,展览经验实际上是一段在某时间内对某空间的审美体验,通常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是固定的,因此如何控制时间因素异常重要。这里的时间,指的是以观众的角度,对该固定空间的遍历感受。如何根据空间安排视觉元素和展示媒介,控制各部分时间长短,引导观众的漫游路径等等。落实到细处,如展品的光线如何布置,引导是用文字还是语音,都很重要。
最后,还需要题主确定好问题方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展程科技数码摄影招聘电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展程科技数码摄影招聘电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