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高中是公立还是私立?
公立的。
天一中学是一所公办高中,是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建设学校,也是江苏省14所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之一。学校连续5年成为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校、清华大学“领军***”学校;是北大、清华、复旦、南大、中科大等著名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还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绿色通道”学校等。
公立,江苏省天一中学,简称“天一”,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学校、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学校创办于1946年,学校现有学生3000余名、教职工300余人。
天一高中是公立,江苏省天一中学是江苏省中学,示范性高中。学校创办于1946年,钟英、仲青等地方贤达,顺培育家乡子弟、造福桑梓之民望,创办学校,取名"私立无锡天一中学"
明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又该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
明朝的对外政策主体分三个阶段:
1.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认为边境都是小国,可以作为附庸,但也是祸患,所以既要联系也要严防。所以制定了两个对外基本原则:一是努力营造以“厚往薄来”为核心的朝贡贸易体制下的官方睦邻友好关系;二是严禁中外民间自由贸易,防止不安全隐患(倭寇横行、蒙古间谍)。
2.朱棣时期的积极对外
朱棣坐上皇位后,编撰永乐大典,弘扬其文治武功,积累民望和朝望,不排除寻找朱允炆下落,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与外界联系和贸易往来,强大船队,一方面与当地贸易,一方面打击海盗,维护了南洋和印度洋海域安全,吸引更多的国家前来朝贡。
3.明中后期变化
郑和七下西洋,随着郑和离世,国力的消耗,支撑不起继续海航,加上东南沿海倭寇横行,甚至有的当地土匪地主与倭寇勾结,因此开始实行严格海禁政策。随着明中后期剥削加重,百姓生活困难,有一部分百姓武装下海到南洋贸易,明朝根据情况又稍微放开。
明朝统治者虽然***取闭关锁国,但对于一些先进技术是***取积极学习运用,比如火器的使用,明朝工部和兵部有专门人员研究火枪和火炮,不但进口,还自己研究改进。
与明朝不同的是,康熙虽然接触西方技术,但只是自己看学,却杜绝臣子和士子学习和研究,唯恐被人运用推翻自己。
因此,明朝的闭关锁国并不是完全意义的闭关锁国,只是一种被动防御外敌的选择。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是结结实实的闭关自缚。
1、明初严禁政策
朱元璋确立的对外政策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努力营造以“厚往薄来”为特征的朝贡贸易体制下的睦邻友好关系,二是严禁中外商民自由贸易。
2、永乐短暂对外开放时期
永、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建立南洋及印度洋地区的和平秩序,以吸引更多的国家前来朝贡。
3、明朝中后期稍微放松时期
明中叶后,东南沿海居民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违禁甚至武装下海者日趋增多,在此压力和朝贡贸易越来越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明廷不得不在隆庆时有限度地允许东南沿海人民出海贸易。
扩展资料: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964
在华夷之辨作为对外政策之后,朱元璋认为明朝只需要处理国内事宜,然后等待周边的小国家前来朝贡,并且要在边境上做好防御,防止这些小国家以下作乱,这些做好了就足够。
明成祖朱棣以武力夺取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朱棣更为主动一些,在位期间曾经派遣郑和下西洋,像海外诸国宣传中原王朝的强大,并且要求这些国家前来朝贡。
明仁宗皇帝时期,明朝的对外政策又延续了明太祖时期的风格,各类海外拓展活动都下令停止,有前来进贡的使节也派人护送回国,明朝又回到了以前守备为上的政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望科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望科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