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伍连德做了什么?
历史很多时候是公平的,它公平地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历史有时候又是不公平的,王侯将相即使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功绩,依然容易被人们传颂,而真正造福于大众的一些人,却反而逐渐被人们淡忘。
伍连德,这个已经让国人感觉陌生的名字,它所代表的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1910年12月,一场源于沙俄的肺鼠疫,从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中国东北地区,接着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短短数月便波及多省,致死人数超过6万,其中仅哈尔滨市就死亡5272人(当时全城仅10余万人),而且很多人都是举家身亡,一人染病,很快就会导致全家丧命。
虽然当时信息闭塞,但在东北大流行的这场鼠疫,依然牵动了朝野及海外许多人的神经。当时欧洲的一些评论家有鉴于中世纪黑死病的惨状,对这次鼠疫将要引发的后果十分悲观。
这一年,是清***即将走下历史舞台的倒数第二年,近代以来,清朝的统治者在大多数考验面前,都没有交出合格的答卷,所幸在这一次危机来临之际,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担任外交部右丞的施肇基向朝廷举荐了一个人,也就是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的归国华侨、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
清***很快作出决定,任命伍连德担任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这一年,伍连德年仅31岁,但熟谙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足以负起重任。
伍连德于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中国卫生防疫和检验事业创始人,1935年成为华人世界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
他于1907年应清廷邀请回国,1910年指挥扑灭东北大面积爆发的肺鼠疫,亲手设计“伍氏口罩”,使国人学会戴口罩预防传染病。
1911年4月,伍连德在奉天主持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任会议***。在其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先后在全国创建二十余所医学院和医院,他创立的东北防疫总处很快成为国际知名的科研与防疫机构。
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他举家重返马来西亚,1960年初病逝,享年82岁。
伍连德,马来西亚华侨,祖籍广东台山。20世纪初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建设与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和传染病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35年因其在肺鼠疫传播方面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是华人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他是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
伍连德1899年赴英国学医,研究传染病和细菌学。1903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回马来亚开诊所。1907年,清朝***聘请他为北洋陆军医学堂副监督。1910年到哈尔滨对抗导致6万人死亡的中国东北大鼠疫,在三个月内控制住了病情,清***为表彰其功绩,授予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有11个国家医学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并当选为***。在他的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1913年和1919年他又两次在东北抵抗鼠疫和霍乱1960年1月21日,中国防疫事业先驱伍连德逝世。1960年1月21日,中国防疫事业先驱伍连德逝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