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技巨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朱载堉《律学新说》(1584年),潘季驯《河防一览》(1590年),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屠本畯《闽中海错疏》(1596年),徐光启《农政全书》(1633年),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0年),吴有性《瘟疫论》1642年
明清时期的教育具有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失去了往日的积极意义,已成为对人们进行精神束缚的桎梏。
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明清时期出现了三部科技著作:《真草纲要》、《农业政治学》和《劳动密集型商品》。
他们有共同点: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以及世界科技的最高成就。这些都是在传统医药、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天工开物》。
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哪年科技开始领先于西方?
1、大致来说,明末以前,中国科技总体领先于西方;明末特别是清朝开始,中国科技领开始落后于西方;明朝虽有海进,但整体是开放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也广泛,清朝开始文字狱,更严厉的闭关锁国,尤其是担心科技发展会影响八旗骑兵的优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发展,只到***战争被打醒后才不得不师夷长技以制夷。
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经济及科技飞速发展,在个别领域已经赶超西方强国,如华为5G,但总体科技上仍与西方存在差距。比如芯片制造,华为的架构也是买的英国的ARM架构,芯片制造的刻光机,顶级的也只有荷兰造的。
3、我们辉煌过,也没落过,所以我们奋起直追,借用那年那兔那些事里的台词”亲啊,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份国力呢?亲,你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只要我们从现在追赶,也许我们的孩子就能看到,如果他们看不到,只要他们继续追赶,他们的孩子也许就会看到,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那么大国梦就永远在梦里“
为什么明朝开始科技就渐渐没落了?
数学!首先要明白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是文明的标尺,是描画世界宇宙的通用语言。只要在外面生活的纬度,数学就是通用的,区别是描述的语言。各个常数都是一个数值,圆的周长除以直径,不论在月球还是太阳都是一样的.如果有外星文明,唯一共同的语言一定是数学,差别可能是发展的层次而已。任何文明的突飞猛进必然是数学开疆拓土,开辟了新的领域。
而西方文明,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已经系统性去研究数学几何,及至微积分,傅里叶等等,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而中国,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同时代,我们也有百家,但在数学上始终没有根本性建立,这个时间都可以推到清朝。当然,中国也有祖冲之,也有勾三股四炫五,但不是系统性根本性去建立。
没有现在数学的建立,别说明朝,再及清朝,再下去不论多少朝代,中国会一直是农耕文明。不会计算出地球引力,不会设计出飞机。
所以不用责怪明朝,百家独缺数学,是一种遗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末科技强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末科技强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