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
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是于1958年开发的“九五”型电子计算机,该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思维,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智能设备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大国之一。
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人一一佳佳。
“佳佳”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第三代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诞生于2016年4月。身高1.6米,肤白貌美,五官精致,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躯体动作匹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等功能。在传统功能性体验之外,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机器人品格定义,以及机器人形象与其品格和功能协调一致,赋予“佳佳”善良、勤恳、智慧的品格。
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具体是指哪个项目或机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解释:
1. 中国第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有人认为中国第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1983年研发完成的“决策树人工智能系统”。
2. 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项目:也有人认为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项目是1961年开始启动的“022***”,该***旨在打造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也涉及了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
3. 中国第一个具有人工智能属性的项目:还有人认为,中国第一个具有人工智能属性的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1963年研制的“文字识别与打字机联合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手写汉字的识别,并将其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文字。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解释并不互相矛盾,但也不是囊括全部的答案。事实上,在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信息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2019,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多大的发展?距通用智能是否已不再遥远?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逐步覆盖各行各业,而目前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产品,要数企业办公及企业营销类,举个例子:
智能外呼机器人应用场景:
智能语音机器人的拨号频率可以达人工拨打频率的4-5倍,可以根据客户的问题进行智能应答,语音识别迅速,准确判断出是否为意向客户,对意向客户的初筛和选择省时又高效,可以将销售人员从重复筛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全力投入到有效客户的跟进中。具体业务:***、理财、房产、装修、催收、保险、会销。
智能语音机器人不仅可以协助话务员完成销售任务,还能做到对已有客户跟进回访,把服务从深度和广度同时进行高粒度延展,可以把企业对极致服务的追求低成本地实施落地。具体业务:回访、调查、通知、提醒、验证。
智能外呼机器人功能:
1、客户资料一键导入,方便快捷
2、自动拨打,无需人工输入拨号,后台上传号码数据,根据需求设置时间、拨打频率,省时又省力
3、自动记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将收听到的内容全部录音记录,并精准转化为文字,方便查看。
4、自动应答,***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多轮对话、知识图谱等多个门类的前沿技术集成,人工专业话术配置,客户听到的每一句话都与***聊天无异。
5、自动分类,后台自动客户分类,帮你锁定精准客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6年人工智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6年人工智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