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的由来?
在涂山西南十里的淮河边上,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古老村落,名为“禹会村”。这个村子虽然其貌不扬、规模不大,但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而在考古界名声大震。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记载了当年大禹会诸侯的盛况。历史上禹会村因禹会诸侯而得名,不仅多部古籍对禹会进行较为详尽的记载,禹墟遗址的发掘,更证实了禹会乃大禹会诸侯之地。2004年1月10日,经***院文批准,原蚌埠市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至此,蕴涵丰厚历史积淀的禹会区地名正式载入历册。
禹会之名源远流长
《吕氏春秋》中,就已有禹墟记载。宋庆元刊本《汉书·地理志》记载:“禹所娶涂山,侯国也,有禹墟。”《春秋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山下有禹墟及禹会村。”《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涂山,禹会万国之所。”晋《太康地志》记载:“涂山,古当涂国,夏禹所娶也,山西南又有禹会村,盖禹会诸侯之地”。清康熙《凤阳府志》载:“唐彭晁作庙记,略云,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禹会,有夏家、禹家后裔。”嘉庆《怀远县志·祀祭志》载:“唐彭晁作庙记,略云,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禹会,有夏家、禹家,皆禹之裔。”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有《涂山》诗“川锁攴祈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即指此地。说明在汉代或最迟在汉晋之际,便有禹会地名。旧时分别有“禹会”“禹村冈”“禹会古台”等称谓。嘉庆《怀远县志》载:禹会村旧有禹帝庙,又称“禹帝行祠”,“建于南宋宝祐六年(1258)”,后毁于战乱。光绪《凤阳府志》载:“禹后裔”居于禹会村。民国期间倒塌后仅剩土堆。
清嘉庆《怀远县志·图说·淮东南境图》标注的禹村冈位置
史书上记载的“禹会”是不是位于蚌埠市的禹会村,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的子项目,禹会遗址考古发掘从2007年开始。2007年4月底的第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应为古代祭祀台的夯台,其上有古人居住遗址层及其散失的龙山文化时期陶片,并发掘出了极具龙山文化特征的"鬼脸形鼎足"等器物。
2008年4月,禹会遗址考古第二次挖掘发现大量文化层存在,意味着原先估测的遗址面积被改写,同时还发现人工堆筑现象明显的大片白色夯土层。***其中的"甲"字形夯土台基旁有红烧土堆积,可能是祭祀活动时摆放重要祭器的地方。专家认为,两次考古发掘证明禹会遗址是一处大型聚会祭祀遗址。
含有哪些成分的口红不能用?毕竟会吃到嘴里一部分?
首先小仙女要了解口红里的成分
口红的主要成分是蜡(蜂蜡等)、油脂、颜料、色素染料、香料、酒精和防腐剂。口红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防腐剂:三氯生和对羟基苯甲酸盐,重金属:铅、镉、铬等。
口红成分哪些有害?
1、羊毛脂
2、煤焦油染料
3、防腐剂、抗氧化剂BHA
4、色素
5、重金属
6、香精
口红的制作标准只要是符合国际的质检标准,不超标,都是没有问题的。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口红的主要原料有羊毛脂,蜡质,和色素等等,口红实际上就是有由很多化工物质合成的产物,那么一般来说常涂口红或多或少对身体都是有所影响的。
长期频繁地使用口红会使本来的唇色变深并且失去光泽。还会使唇上皮组织角质化,唇部发干发痒。有时还会脱屑,严重时还会发炎。专家通过实验证明有些劣质色素还会有致癌的风险。据国外有关组织证明,在青年女性癌症患者中,有18.2%的与涂口红有关。
再一个口红中的羊毛脂
是属于油性的物质,它的吸附力是很强的。会将空气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吸附到嘴唇上。比如说灰尘,细菌***以及一些重金属等等。这样在吃东西时就容易把这些有害物质带到嘴里,进而进入体内。
综上所述,在吃饭前一定要记得把口红卸掉。卸干净,以免在吃饭时把口红带到体内。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再一个就是最好一周能有两天不涂口红。这样让嘴唇透透气,休息一下,恢复恢复。
回答完毕 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加载中...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当涂人工智能有哪些公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当涂人工智能有哪些公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