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融资历程?
小米在 2010 年 8 月融资,第一轮投资机构为 IDG,投资金额为 1000 万美元,2014 年,小米再次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高通、老虎基金、金山软件,投资金额为 4500 万美元,2018 年,小米第三次融资,投资机构为红杉资本中国,投资金额为 1.2 亿美元。
小米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轮重要的融资。在 2010 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向个人投资者融资,成立小米科技。2011 年,小米获得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高通中国、红杉资本等。
2014 年,小米完成 1 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高通、金山软件、YY 等。
2016 年,小米完成 9 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谷歌、联想、京东等。2018 年,小米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互联网企业的一张新名片。
软银如何通过愿景基金发展?
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已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因其1000亿美元庞大规模,还因其强大的投资人,包括中东***财富基金及苹果、高通、夏普等科技巨无霸公司。
软银非常看好物联网,万物互联将很快变成万亿级别的。所以基金投资策略是加大对半导体芯片、无人驾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此外对共享出行依托大数据的消费领域持续投资;另外是对基础科学和硬件的关注,比如收购芯片巨头ARM。
愿景基金用一种强者恒强的造王方式(kingmaker)来投资,在潜力巨大的领域选定最具前景的公司,进而大笔投资和赋能,将这些公司带到更高水平。
愿景基金核心条款与其他基金类似,软银作为基金管理方,当年回报率超过 8% ,软银将从超额部分抽取 20% 作为收入,存续期为12年,软银按出资比例向各股东收取 0.7%-1.3% 的管理费。
愿景基金还***用了混合融资方式,近一半是债务融资,软银承诺该部分年息票率为7%,即在该基金的12年存续期中,每年需向债权人偿还约30亿美元利息。这对愿景基金来说,在投资期就要保持流动性,需要有成熟项目提供稳定的回报。这可能对拟投资项目也***取混合模式而非单纯股权投资,因为软银投资的是成熟后期的头部项目,加上软银***加持,应该将有较好的回报。
愿景基金投资了20家企业,覆盖美、英、印及中国,在被投的20家企业中有14家来自美国,占比70%,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尖端科技公司。他们也关注新兴市场机会,如投资了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等
7月26日,美国高通史上最大并购案彻底黄了,大家怎么看?
您好,智能嘿嘿为您回答:美国的高通和荷兰的恩智浦解除并购合约,高通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收购终止解约费。在中国监管审查(8.15)之前,并购案的当事方们已经得到了8个国家的同意,而中国迟迟没有表态,但就在这最后半个月的审核期限,高通却等不及宣布终止,CEO表示并购不仅是为了新机遇,而且要有确定性。有三问:①为什么高通收购需要中国的同意?中国反垄断法规定它会被中国商务部监管,还有他们合并以后推出的产品有潜在的价格垄断,所以高通收购可以不经过中国批准,但收购以后的公司产品就不能在中国销售了。高通认为的不确定性正是中国,当下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高达20亿美元的收购终止解约费相当于去年大部分的利润。②高通为何要并购恩智浦?在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高通力压同行,有许多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也是需要高通授权,即便手机厂商不使用高通的芯片,也需要支付高通专利许可费用。魅族就曾被高通控告侵犯专利,索赔5.2亿,让我们见识到高通在移动通信市场的强悍。即将到来的5G时代,高通需要尽早的为其布局,恩智浦在芯片方面的优势在于汽车芯片、IC卡芯片和移动支付芯片方面,而这些正是高通较为薄弱的地方。高通有65%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如果这次也让高通抢占先机,在下一个领域,中国也要受制于高通的专利壁垒。所以,中国不想在5G领域有所限制,才迟迟不表态。更何况在物联网和车联网的专利收费标准上,高通在并购恩智浦未果之前就公布收费标准,即高通重申了其专利授权的商业模式不变。所以并购案的流产,在笔者看来是高通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即便高通没能顺利的收购恩智浦,依然在未来的5G领域叱咤风云,而如果能够并购恩智浦,那么就是如虎添翼的存在。我们国家正在致力于5G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通的这次主动退出,也为我们中国芯片业务的发展赢得一定的研发时间。
这一桩历时19个月、总额440亿美元、2大芯片巨头参与、9个国家共同监管的全球半导体并购案。在今天,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6日11点59分正式以失败落下帷幕,高通相关负责人用一句“Over”作为整个收购案的结束语。
先来看看这桩收购案的双方都是什么人物,一家是于1985年创办的半导体企业,全球最成功的半导体厂商之一的美国高通公司,如今市值已高达1000亿美元。而另一方则是我们所熟悉的曾经飞利浦公司旗下的的子公司飞利浦半导体,于2005年脱离飞利浦公司,更名为荷兰恩智浦公司产品领域覆盖汽车、家居之中,如今市值也一度超过400亿美元。
两家公司都是风华正茂,高通作为移动端的老大自然是想像更大的市场看去,而恩智浦也急于找到一家共同发展进步的企业,似乎两家企业不谋而合,但是并购的行为却是高通公司对未来的市场准确的预判,5G技术已经成熟,各国的5G通信技术也呼之欲出,5G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万物互联,到了5G时代,物联网成为最大的特征,所以高通在5G研发时期也就是19个月之前考虑收购恩智浦公司,据笔者猜测应该是为5G时代的物联网所做准备。
高通作为移动SoC龙头级老大,年出货量达75亿颗,在中国拥有小米、OPPO、vivo及众多合作伙伴,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而荷兰恩智浦公司在物联网上也有非凡的成就,乐观估计下,收购案倘若成功,在5G时代高通在移动互联以及物联网上会有极大的优势,5G时代也会变成高通的时代。所以这场收购案对于高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事情远非高通想象的那么简单,高通要面对层层壁垒。
1,首先得让荷兰恩智浦公司答应
正因要让恩智浦公司的各个股东们满意,高通开出的价格还真的是让人无法拒绝,首先高通开出了380亿美元的价格、然后逐步提升到440亿美元,另外高通收购了恩智浦公司不也得帮恩智浦公司将一***烂账打理干净,所以整个收购案下来,高通至少花费500亿美元。
美国高通史上最大并购案彻底黄了,这没什么好说的,美国没有拿出足够的筹码来交换,想通过施压来完成,这不可能,我们只好按规程办事了。最少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阻止我国并购时,都没有根据,还要临时找一个理由。
当年,紫光入股WD时,已经接近尾声,距离成功就差一步时,被***搅黄了;收购美国公司不行,收购别国的公司,美国也来插上一脚。中国福建宏芯基金,收买德国爱思强及其美国分支机构,一个分支机构在美国被收购也不行,***称这一买卖“能够要挟美国国家安全”,最终搅黄了这一笔收购。
高通和恩智浦的交易是属于反垄断执法问题,在这一方面我国早有规定,并购双方全球营业额超100亿人民币,且有一家在中国的营业额超过4亿。若是想收购某一公司,必须得经过中方同意。而高通在2017年的营收是230亿美元,65%来自于中国,美国的另一家芯片巨头博通,2017年在中国的业务收入也占到总收入的57%,另外,我国还是苹果手机最大的市场,这可能也是我国敢于和美国硬抗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苾片界这一史诗级的并购,必需得到我国的同意才能成功。高通会因此放弃中国市场吗?不可能,恐怕撵都撵不走。虽然这一并购牵扯到9个国家,但只要中国不同意,都是白扯,因为高通最大的利益市场在中国。
现在,我国和美国的关系,不用多说了,以前关系没有那么紧张时,美国就一再的阻止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甚至华为在美国市场销售都不行。高通本身就是芯片界的巨头,现在再并购了恩智浦,那霸主垄断地位更加的稳定,而这是我国最不想看到的,最少在芯片能自给自足前是不会同意的。
在欧盟和美国贸易争端暂时停火,还达成部分一致意见的前提下,我国依然否决这一次并购,表明了我国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在中美贸易上,这一次我们不会妥协。同时,也坚定了我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可能很难走,但是不这样做就会随时被人掐脖子。因此,接下来我国重点发展方向有三个:1.制约我国发展的核心,高科技领域;2.国防 这是基础;3.基建 接下来国际环境可能对我们经济发展很不利,基建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中,依旧要扮演重要角色。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精彩的财经内容与你分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高通人工智能基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高通人工智能基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