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翻译变得越来越强,还有必要学习语言吗?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翻译如果想要达到人类翻译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人工智能翻译发展到何种程度,语言都是有必要学习的。原因如下:
语言的构建不仅仅是单词
腾讯之前在为一次国际会议提供翻译服务的时候将“丝绸之路”翻译为丝绸的路,从这个“失误”中可以看出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翻译都是怎么运作的。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翻译多数都是靠将句子拆解成词汇组合然后加以翻译,然而人类语言的构建不仅仅是单词。
人类语言背后是文化
从欧洲文艺复兴,欧洲列强开启全球范围的殖民运动,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殖民者的语言带到了殖民地。在二战时期日本占领东三省时曾打算在东三省普及日语。统治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被统治者的语言,因为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还有语言背后的文化。每种语言都随着一种文明的发展过程不断演变,随之会产生语言特有的俗语,只有我们了解了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明白含义。中文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门语言了,我国外事活动中说上几句诗就需要翻译准备好久来保证能够达意,可想而之,目前的人工智能翻译还远远达不到及格的水平。
语言是真正的信息桥梁
即使人工智能翻译已经很完美了,那我们就不需要掌握语言了吗?纵观全球历史以及目前的全球化趋势,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技术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因此语言变得非常的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外语,那就只能靠别人将外来内容言传身教,这个人会被别人扼住咽喉,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比如说最近很热的NBA莫雷***,NBA总裁肖华声明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差别甚大,倘若网友都不会英语的话是什么后果呢?这会不会有点细思极恐呢?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学习是肯定有必要的,不过学习的方式、方法、目标会有影响,我们可以依次做调整。
就像简体与繁体之争。汉字简化有利于学习、书写和传播, 但繁体字能更好的表现文字的原意、来源和背后的故事,能更好的传承文化。 现在打字多书写少,繁体字结构复杂也不觉得麻烦了。
外语学习也一样,不同的场景 不同的目标,就该有不同的要求。
现代社会,不认识因为单次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至少你此刻手机上有 wifi
现在人工智能翻译真的很厉害了,基本上可以做到同传,有一次参加一个发布会,人工智能同传基本上可以做到没有大的bug。不过,我觉得语言更多的是承载了一种文化,有些语境、文化和情感,有时候字面意思很难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些才是学习外语的意义。
1,从机器学习本身来看。机器学习并不会考量人的情绪,机器传递不了类似情感的东西。机器会过滤情感,而情感有时候是表达的根本目的。机器只能给你表象,而不能结合你的过往经历给出理解,只能传达字面意思。
2,语言的背后是一套新的思考模式,有助于开阔视野,吸收多元文化,对人的长期发展是有益的。
3,从身心发展来看,好的翻译内容可以称之为艺术,看得懂外语本身是一种享受。你看个电影喜欢原生还是喜欢蹩脚的中音呢?你听霉霉的音乐要看***吗?
人工智能专业要求英语好吗?
人工智能对英语的要求是很高的,一方面当前AI领域大量的资料都是英文撰写的,另一方面要想参与AI的全球研发,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的,所以英语不好,相对学习人工智能这方面会很难。
而且学英语的第一个目的当然是为了交流,不管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电话,通讯工具,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当然这是一个很低的层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语人工智能及文化创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语人工智能及文化创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