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潜能?
其一,要具有课程和德育实践指导力。研训员绝大多数是从一线教师中选拔而来的,十分熟悉甚至精通课堂教学、德育实践。他们了解学生、了解教师、了解学校管理,是教师中的精英,有能力成为“教师的教师”。这份工作强调从实践中来,能够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或做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无论是学科教学教研中的“备、教、批、辅、考”等基本环节,还是听课说课评课,无论是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还是带班级、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不能留死角,没有空白点。
其二,要具备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是研训员的“第一素养”,研训员的研究固然要符合常态的研究特质,但又与大学和纯粹的科研机构不同,这种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教学一线中的问题,关注育人过程中的具体化问题。如果说研训员也有工作实验室,他们的实验室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他们的实验室在学校、在广阔的社会实践场所。他们的实验对象就是教师、学生和家长,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包括德育工作中的对象内容。
其三,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时代发展和技术革命让研训员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无论是贯彻落实教育新思想,还是研究新教材新教法,无论是评价方法的完善,还是活动和案例的设计与组织,无不需要创新改革。在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变革让专业指导者的来源和途径更加多元,研训员不再具有计划色彩,更不具备唯一性。当下新入职的教师学历水平、知识素养越来越高,要能当好“教师的教师”,研训员就得不断学习,要勇于跳出“舒适区”,挑战自我。
其四,要具有亲和力和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研训员的主战场是在普通教室的三尺讲台上,主要工作是指导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他们的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要有亲和力,要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研训员从一线中来,应该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这样才能拉近和一线教师的心理距离,只有与一线教师、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从中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非师范类的怎么考教师资格证?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想要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且符合国家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在大二时还不能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等到大三才有资格参加考试。
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考取普通话证:语文老师需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其他科目则要求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普通话证的考试一般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并需要交纳相应的考试费用。有一些培训班可以提供考试辅导,但是考生仍需自己背诵重点内容,并参加考试。
2. 考取心理学和教育学证:报名参加这两门考试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报名等级,如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等级。报名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学历证明,如大专以上学历证书。考试分为每半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过这两门考试。可以考虑报名参加辅导班,老师会帮忙划重点,但考生仍需自己背诵。
3. 报名试讲(说课):持有以上三个证书及毕业证、身份证和体检证明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试讲。试讲是面试的一部分,考官会要求考生根据教学大纲或指定的教材进行说课演示,测试其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面试及资格证领取:每年的四月和十月是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时间,考生需要提前到当地自考办报名,办理准考证,并购买相应的考试参考书。一旦通过考试,可以参加当地教育局组织的面试环节。通过面试后,考生才有资格领取教师资格证,从而能够担任教师职务。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需要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并持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人工技术等级。对于确有特殊技艺的申请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历要求可以放宽到高中毕业。
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无研究生毕业学历)的考生,可以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被视为具备合格的学历资格。
总之,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报考教师资格证,需满足学历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考试报名、准备和参加考试,最终通过面试并领取资格证书,才能担任教师一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体验人工智能说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体验人工智能说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