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盛世被称为什么?
西汉盛世也叫文景之治
西汉盛世包括文景之治、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持续了130年。这一时期的成就:
1.文帝景帝休养生息,国库钱财充足,粮食多的堆到仓外烂掉,百姓富足;
2.汉武帝以后开疆扩土,打败强大匈奴,将西域纳入中央版图。岭南地区,东北等地区也得到了扩展。
3.《史记》和《汉书》开创史学,思想文化,音乐都走向繁荣,科技发达。
指的是汉朝的“文景之治”,从平定诸吕之乱开始,到汉元帝去世结束,持续时间为148年,这一时期的盛世内容主要是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且文景二帝还十分的重视农业,鼓励农耕,甚至在春耕的时候亲自下地耕种,以此来给百姓做榜样;还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百姓富裕起来。
以此同时,朝廷还强化军权、安定边疆,给“文景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
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汉武盛世”。
“文景之治”在汉武之前,汉武帝的成就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文景之治”所打下的基础。
但是毫无疑问,西汉最鼎盛的时期仍是汉武帝统治期间。
西汉的盛世局面是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还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文景之治使经历了春秋战国至短暂秦朝的广大人民休养生息的环境,为之后的汉武帝北征匈奴积累了足够的战争资源。
古代种植技术的演变?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形态大致经过了早期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古代农业按照原始农业(原始社会-商周)、传统农业(春秋战国--明清)分两大部分
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战国
铁犁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西汉
耦犁
二牛三人、一牛二人
耧车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力田科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力田科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