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出题人?
蔡洋洋、董卫华
蔡洋洋、董卫华等。蔡洋洋,女,出生于1996年11月26日,毕业于清华大学,《最强大脑第八季》选手,曾任职《最强大脑》项目出题人。董卫华201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计划,2015年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化工原理考研听谁的课?
丁忠伟老师。
丁忠伟——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
1968年7月出生。
1991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分别于1994和2001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4年至今从事化工原理的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化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等环节的教学工作。
1998年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7年获得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09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名师奖。
主编、参编教材3部。
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研究工作。负责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并完成中澳机构合作项目1项。
2000年和2005年两次作为访问学者,在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膜科学技术中心进行微滤和膜蒸馏技术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
师范大学院士多少人?
首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 人,在1,663 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94 人,副高职称人数688 人, 博士1,054 人, 硕士501 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 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 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 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 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2 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 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 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3 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6 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 人,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30 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16 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9 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09 人,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18 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 个。学校另有64 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北京师范大学院士有22人。资深教授有六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五十三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二十二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五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八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共计99人次
中央民族大学医学院概况?
药学院于2017年9月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基础上新成立,前身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是中央民族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的理工医类学院。
学院现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1个博士学位点,中药学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1个本科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9人,有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分别占77.27%、100%和50%,其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1人。拥有教育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创新团队1个。
学院现有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室配套设施总值近3000万元,实验用房面积3500 m2。现有中药(民族药)理论研究、中药(民族药)药物有效成分分析、计算机辅助中药(民族药)药物设计、中药(民族药)药效药理毒理研究、公共卫生与遗传学研究等实验室,拥有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进而为学院的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平台。
药学院目前为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培养高水平药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成立以来,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诊疗方案及经典方剂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项目,实现了我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