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51单片机扫描数码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单片机键盘扫描及数码管显示实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检测51单片机数码管
1、单片机的温度传感器读入数码管的方法如下:编写程序将总线拉低最少1us,产生写0时序时总线必须保持低电平60~120us之间,然后释放总线,产生写1首先需要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线拉低,然后释放总线,再读取传感器的数据。
2、人眼最亮分辨率不超过20Hz,比如白炽灯通过的是50Hz交流电,但你看不到闪动,所以刷新频率20~50ms足矣,关键是最后秒表停下后显示时间正确就可以了。
3、看你接的限流电阻是不是太大,大于1K的值有可能不亮,最好不要接限流电阻。做实际的实物电路再加上470欧姆。是不是接到51单片机的P0口了,接到P0口必须加上拉电阻,否则不会亮。
4、单片机怎样用键盘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方法。如下参考:首先,编写代码并点亮数码管。在编写源代码之后,确保原始代码是正确的。确认代码正确后,进入下一步,就是在这一行代码(箭头所指)中,删除这四个单词。
51单片机数码管第二位显示2
按一下key1,一位数码管显示1再按一下key2,另一位数码管显示2。
单片机数码管可以同时显示两位数的,数码管可以显示任意一个两位数。是因为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实际上两个数码管是交替显示的,但是因为交替的速度十分快。
如果只显示其中最低两位,可以按正常显示方式扫描显示(8位),但把其余6位的七段码全部换成不显示(0x00或0xff),也可以把位选码全关闭(也就是0x00或0xff),另外一种方法是只扫描低2位,其余不打开。
51单片机按键时,数码管会闪烁一下.原因是什么
标志位都是单片机系统自动置位或复位,如标志位溢出,需要在写程序时清0或者置位。用的时候检测标志位,如中断while(!TI)TI=0;,一旦TI置1,说明数据发送完毕。
我估计你用的是扫描的 显示方式 。你可以把 主程序 用于扫描键盘,用一个中断来专门处理显示程序,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了。例如定个1mS中断刷新一次显示,包你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单片机高手团”为你解
因为按了K1只是选择调时分秒,如果写了时分秒位闪烁程序,才有反应,对应的时分秒闪烁了。可是,你没有写闪烁程序,当然就没有什么反应了,只有再按K2,K3,才能调时分秒,才有改变。
应该是串口收发导致单片机忙不过来,显示就会闪烁,因为你的延时程序是空操作,也占用CPU,建议你用定时中断做显示程序,中断时间定在5ms就可以了,这个定时器可以通过计数干很多其他事,比如500ms干一次。
是满足了什么什么条件,才调用一次?这就耽误事了。你显示的时候,先显示分,仅仅显示几个毫秒,之后,就显示秒。秒,显示几个毫秒,之后,没有消隐,一直显示到下次调用显示程序。所以,秒,显示稳定,分,一闪就没了。
有可能是你的程序写的有误,仿真是一回事,真正运行是另一回事。
关于51单片机、共阳数码管动态扫描、上拉电阻选取、外加驱动的问题!望...
首先要知道你数码管电源电压,数码管的额定电流,已知你接上上拉电阻,就可算出电流,I=U/R,可算出电流是否是数码管的额定电流,若电流过大,数码管显示会过高,容易烧坏,若电流过小,数码管显示较暗。
上拉电阻一般用7K,其实只要2K到10K之间都行。
单片机的P0口在输出1(高电平)时其实是高阻态,也就是输出电阻无穷大,相当于断开。高阻态显然不能向外提供电流,所以加一个上拉电阻从Vcc取电流,此时单片不给LED提供电流,全部电流由Vcc提供。
单片机用8550(8050)驱动共阳数码管,电路原理图如下:基极通过限流电阻接单片机IO口,然后集电极接数码管,发射极接地。当相应IO输出0的时候,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此时集电极也送出0。
共阴共阳除了里边的LED接法相反外,结构形式是完全一样的。所以驱动方式也是一样的,只是电流方向相反而已。位选口的三极管的确是扩流的,但不是必需的。
用ULN2803接数码管的阴极。将PNP三极管8550接入阳极。--发射极接+12V,--集电极接数码管公共阳极,--基极用I/O口进行控制。但是,这时基极需要的控制电压,超出了单片机I/O口的输出能力。
关于51单片机扫描数码管和单片机键盘扫描及数码管显示实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