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怎么样?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与引力有关的各种物理规律实验检验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长期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不仅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引力实验中心于2000年批准成立了引力与量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批准成立了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批准成立了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9年批准成立了重力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目前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
重力系数谁测的?
重力系数是由牛顿在17世纪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的。
他在研究天体运动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用落球实验得出了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并用这个值计算了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对重力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利用重力仪器等高精度设备进行测量和研究,推动了我们对重力的认识和理解。
重力系数是由海洋和大气研究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测量得出的。
从20世纪初开始,NOAA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地球表面的引力进行测试,得出不同地区的重力系数,以建立地球引力场模型。
此外,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研究机构也在研究重力系数。
通过这些机构的测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引力场的特性,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罗俊团队测出目前最精确的重力常数G值。这一成果今日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Nature》上。
初中物理课本就有重力常数G的介绍,要计算物体间的引力,则需知道常数G的大小。常数G的精确测量不仅具有计量学上的意义,其对于检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及深入研究引力相互作用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截止目前,我们并不知道G的精确值是多少。
华中科技大学罗俊团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采用扭秤技术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历经十多年的努力于1999年得到了第一个G值,被随后历届的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录用。科学探索的脚步没有就此止步,该团队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以及对各项误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又历时十年,于2009年发表了新的结果,相对精度达到26ppm。该结果是当时采用扭秤周期法得到的最高精度的G值,也被随后的历届CODATA所收录命名为HUST-09。如今,又经过一个十年的沉淀,罗俊团队再次一鸣惊人,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G,给出了目前国际上最高精度的G值,相对不确定度优于12ppm,实现了对国际顶尖水平的赶超。
本次实验中,为了增加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实验团队同时使用了两种独立的方法,分别是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馈法。这两种实验方法虽已不再新奇,但与两种方法相关的装置设计及诸多技术细节均需团队成员自己摸索、自主研制完成。在此过程中一批高精端的仪器设备被研发,且其中很多仪器已在地球重力场的测量、地质勘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团队发展的精密扭秤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卫星微推进器的微推力标定、空间惯性传感器的地面标定等方面,这些仪器将为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G值的测量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有科学家持续为它‘保鲜’,但是对它的测量又及其艰辛,而罗俊团队通过30年的努力,贡献了目前世界上最为精确的G值,中国应该为拥有这样一个能够持之以恒并永远保有热情的团队而骄傲!”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联合的研究所JILA实验室前主席、美国总统科技奖获得者James E. Faller教授对此次罗俊团队取得的成绩这样评价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