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三个发展领域是?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它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人类智能的扩展和扩展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
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是让机器执行一些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需要聪明的人来完成。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机器可以代替我们来解决一些复杂的任务,不仅仅是重复的机械活动,而是一些需要人类智慧才能参与的任务。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人工智能技术的三个主要方向,即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
1955年麦卡锡提出人工智能主题是?
1949年,美国数学家麦卡锡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做博士论文时,就决定尝试在机器上模拟人的智能。1955年,他在达特茅斯学院任教期间联合香农(信息论创立者)、明斯基(人工智能大师)等人,发起了“达特茅斯会议”,第二年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不但是人工智能发展史的起点,也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里程碑。
正是在1956年的讨论中,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I)这一概念,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那次讨论确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使人工智能成为计算机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1959年,麦卡锡开发了人工智能界第一个广泛流行的语言——LISP语言,并于1960年将其设计发表在《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上。LISP是-种函数式的符号处理语言其程序由一些函数子程序组成。在函数的构造上,它和数学上递归函数的构造方法十分类似,即从几个基本函数出发,通过一定的手段构成新的函数。
麦卡锡由于提出人工智能概念,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获得1971年度图灵奖。
1956年夏天,人工智能研讨会在达特茅斯学院举办,麦卡锡在会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麦卡锡原以经过一个夏天的讨论就能完成整个项目,但是后来他们才发现研发一台真正智能的机器是困难重重的过程,他描述这次会议“尽管这次会议在实质上并未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它确立了一些目标和技术方法,使人工智能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界的承认,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最终充满着活力的新兴科研领域。”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研讨会是计算机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人工智能”在大学里是什么学科或专业?
大学有专门的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计算机学科。 人工智能专业是中国高校人计划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智能近期研究目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工智能近期研究目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