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叫啥?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全校目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教师超过两百多人,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医学部等理工医科院系,以及哲学、法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院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昨天举行校园开放日,记者了解到,顺应时代发展,两校均将新增设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其中,清华新增“人工智能学堂班”,首批预计招生30人;北大也将在2019级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原标题:清华北大设人工智能新专业
中国人工智能第一任院士?
2018年6月28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出任首任院长,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担纲学术委员会主任。
据了解,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校级的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将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为核心,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融合,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多学科综合、优秀人才汇聚、高水平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上开展源头性和颠覆性创新,力争将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端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学要承担起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和基本方法创新的重任,在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他强调,人工智能的特点决定了其研究绝不能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要寻求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同时也要和产业应用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并建立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双赢机制。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邱勇表示,在当前的研究热潮面前,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将机遇牢牢抓在手中。
谷歌AI总负责人Jeff Dean被聘为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人工智能平台?
2020年,“仿人脑”人工智能(AI)开放平台在深圳发布,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基站,其学术带头人是有“中文电脑疯子”之称的朱邦复。
据悉,“仿人脑”人工智能科技是以汉语、汉字为沟通媒介的“解语系统”,是朱邦复以解密汉字基因为基底,通过“仿人脑”底层框架与模型,可以让机器模拟人脑思考和认知,从而打破传统人工智能依赖大量资料库支撑的检索型困局。在人机交互、语义识别、在线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朱邦复生于1937年,毕业于台湾台中农学院(今“国立”中兴大学),现任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传信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为中文终端机、仓颉输入法、汉卡的发明人。由于其对中文电脑发展的众多贡献,台湾及香港地区的人民誉其为“中文电脑之父”、“中文电脑疯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最早人工智能大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最早人工智能大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