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发展趋势和思路?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很好。
现在伴随人工智能兴起和成熟,还有5G时代的到来,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概念也同时诞生。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变化,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呈现有这几大趋势。第一个是L2级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量产,特斯拉、通用、奥迪,以及国内吉利、长安、比亚迪等,具备L2级的驾驶***已经比比皆是。与此同时L3级自动驾驶成为下一个目标,甚至于部分车企跨过L3直接上马L4。第二个是代客泊车、无人货运等,比如无人配送。第三个是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5G及云计算应用时代即将到来。涉及到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方面,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单车智能,而是整个汽车联网网络的应用。第四个是业内合作、跨界协同。不仅仅是车企间合作研发自动驾驶。Intel、NVIDIA等半导体公司也纷纷抱团,HUAWEI与车企也在进行跨界合作,所以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必然是是协同发展。智能汽车从电子电器的架构、传感器、车辆控制、数据后台、信息安全到人工智能等都存在着挑战。按照官方预测,L3级自动驾驶有望在2025年之前实现,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的产业化成熟期预计都在10年以上。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网络互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如何?
一、无人驾驶技术的技术进化;
二、5g技术的大众化普及,以及相关设备的落地;
三、相关行业头部企业的基础技术的整合研发;
四、大众以及消费者市场的市场培养与行业竞争;
五、行业企业之间的国别竞争,消费周期的波动;
六、技术的实验安全性,相关行业的技术规范,法律支持;
以上六点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维图新(002405)、海格通信(002465)、凯龙高科(300912)、华域汽车(600741)、科大讯飞(002230)、上汽集团(600104)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整车制造为重要一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结构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业有:感知系统制造业,包含摄像头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和高精地图与定位系统设计行业等;控制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算法设计行业、芯片制造业和操作系统供应业等;通讯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电子电器架构制造业和云平台设计行业。
产业链中***业有执行系统制造业和整车制造行业,执行系统行业中包含了ADAS系统、智能中控和语音交互等的设计和制造行业。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行业,包含有开发测试业、出行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等。
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互联网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诸多企业,并且我国国产企业已经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完成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有中科创达、德赛西威、路畅科技、科大讯飞、傲硕科技、东软集团等。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广东省企业分布集中
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的区域总体分布来看,产业链相关企业分布以广东省为主,江苏省和湖北省次之。总的来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且与汽车企业和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企业的分布情况有直接联系。
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代表企业的分布来看,代表性企业在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布密集,在江苏省、浙江省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代表企业基本涵盖完整产业链环节,但是相比较来说,北京市和上海市则拥有更多的外企的中国总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智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智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